Wednesday, June 10, 1998

租賃市場提高巴士服務

政府應發展巴士租賃,讓經營者減低成本,那麼即使資本不多的公司亦可加入競爭,以求提高巴士服務質素。

政府透過招標取代中巴後,除了準備隨時介入中巴車隊接管安排外,似乎沒有其他改革巴士市場計劃。如果政府真的安於現狀,不趁機積極改進,儘量發揮巴士市場潛在的力量,巴士服務質素前景未許樂觀。一那競爭並不代表永恆。

我的建議是(一)現時的網絡應重組為多個相若的網絡;(二)專營權制度應該保留,但必須全部以競投形式批出;(三)以加價上限公式取代資產合理回報的加價模式;加價率可成為競投評審準則之一。

如果專營權以競投形式批出,巴士公司在延續專營權時,便需要面對競爭,失去專營權的機會亦大大提高。車隊是公司的特有資產,在失去專營權後,便沒有明顯用途,價值可能變得很低。為了減低資產貶值風險,公司便會縮小車隊,轉為租用車輛。

租車可免資產貶值

如果以加價上限公式取代合理回報,合理回報造成的干擾亦會消失。其中最著名的是「艾莊效應」(Averch-Johnson effect)。艾莊指出,如果資產回報率定得太高,公司便會購入過多資產,減低生產效率。艾莊效應可引伸至租買決定。資產「合理」回報令到巴士公司購入車輛,遏抑租賃市場發展。

兩個分析,一個結論。如果建議被採納和實行,巴士租賃市場將會快速地成長。只要大家稍為細心觀察,不難發現其他交通行業,如的士、小巴,甚至航空,都有活躍的租賃市場。

可減低經營成本


巴士租賃市場出現後,新經營者可租用所需車輛,進場時不再需要花大量金錢建立車隊(新巴計劃總共投資二十億),離場時亦可避免賤賣車隊,進場和離場的代價和風險大大降低,使到更多公司有能力和有興趣經營巴士,有利提高競爭。

專營權競投和加價上限公式催生巴士租賃市場,而租賃市場進一步提升競爭,形成一個具備持續競爭的良好環境。

有助兩巴順利交接

中巴專營權交接最大的問題是車隊接管安排。巴士市場可提供一個長遠解決方法。租賃市場將會大大縮小兩巴討價還價空間,有助達成協議。就算談判真的破裂,仲裁機關亦可參照租賃市場價格,作出接近市價的公平決定。

在引入競爭時,希望政府明白巴士市場不是只在乎一時擁有,而是更在乎天長地久。

(原載《香港經濟日報》1998-06-10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