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3, 2017

實事求是 重定房屋政策

現屆政府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在1月18日發表。無論是第一份施政報告或最後一份,現屆政府一直正確地把香港的房屋問題定為重中之重,其間制定《長遠房屋策略》,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,還推出和加強多項需求管理措施,減少海外、投資和炒賣需求。政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、無庸置疑的。

努力還努力,房屋政策是否有效應基於客觀標準。香港房屋的根本問題是樓價遠超可負擔水平,原因是私營房屋供不應求。當樓價「高不可擔」時,市民便轉向公營房屋,申請公屋、居屋,延長公屋輪候時間和減低居屋中籤機會。相反地,假如樓價回落至可負擔水平,公屋、居屋的需求便會相應減少,減輕建造公營房屋的壓力。因此,房屋政策有效與否取決於樓價是否可負擔。

政府應檢討政策為何無效

現屆政府在2012年7月1日開始。2012年6月的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是205.1(註1),而最近公布的指數是306.6(2016年11月),升幅約50%。之前樓價已是過高,現在樓價再升一半,現行房屋政策明顯無效。實事求是的政府應該檢討政策為什麼無效,而不是自吹自擂,硬說自己的政策已「有效」地令樓價升幅放緩。

當然,如果市民的入息升幅高於樓價,現行房屋政策還是有效的。2012年第2季的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是20,600元(註2),而2016年第3季的數字為26,000元,升幅僅26%,只及樓價升幅約一半。單說「樓價升幅放緩」意義不大,樓價升幅應相對於入息升幅;只有在樓價升幅低於入息升幅時,可負擔水平才有改善。

更直接的數據是Demographia編製的樓價中位數相對入息中位數的倍數(簡稱「中位數倍數」)。根據2012年第3季數據,香港的中位數倍數是13.5(註3),而最新的數字為18.1(基於2016年第3季數據),升幅高於30%。根據Demographia的調查,香港已是連續7年錄得全球最高中位數的城市,去年的倍數(19)亦是紀錄最高的倍數。在現行房屋政策下,香港的樓價愈來愈不可負擔已是鐵一般事實,下一屆政府一定要正視此問題。

現政府好大喜功 吃力不討好

到底現行房屋政策出了什麼問題?現行房屋政策主要分為長遠房屋策略和多項需求管理措施。長遠房屋策略以供應主導,目標是為未來10年提供46萬個住宅單位,而公營房屋和私營房屋的比例定為6:4。樓價愈來愈不可負擔是因為私營房屋供不應求,最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法是主力增加私營房屋供應;現屆政府卻好大喜功,主力增建公營房屋,到頭來吃力不討好,受害的卻是「無殼蝸牛」。下一屆政府應引此為鑑,制訂到位的政策,才可改善樓價不可負擔的問題。

多項管理需求措施包括2012年10月27日推出的買家印花稅(「買印」),同日加強額外印花稅(「額印」),還有2013年2月23日推出和2016年11月4日加強「較高印花稅」(「高印」)。「買印」、「額印」、「高印」分別減低海外、炒賣、投資需求,但它們卻同時令到海外、炒賣、投資業主「惜售」,減少供應(註4)。需求和供應同時減少,互相抵消,所以這些需求管理措施作用有限。下一屆政府在限制海外、炒賣和投資需求時,應考慮和避免以上「負」作用,制訂到位的措施。

無論是長遠房屋策略,或者是多項需求管理措施,現行房屋政策皆不到位。下一屆政府應該重定房屋政策,把政策目標定為令樓價回復至可負擔水平。樓價可負擔才可讓人置業,住得較寬敞,達至安居樂業,亦可減少公營房屋需求,一石二鳥。

註1: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由差餉物業估價署編製(1999年=100)

註2: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由政府統計處編製

註3:Demographia界定中位數倍數5.1或以上已代表樓價「極度不可負擔」

註4:〈樓市用錯藥 降溫需換藥〉一文有較詳細解釋(《明報》2016年12月21日)

◆給特首參選人的試卷——特首選舉政綱評析系列

◆問特首參選人:如何避免重蹈覆轍,重定有效的房屋政策,令樓價回復至可負擔水平,讓廣大市民安居置業,珍惜香港如自己的家?


(刊於《明報》2017年2月3日http://news.mingpao.com/pns/dailynews/web_tc/article/20170203/s00012/1486058552482